心灵烙码的影评 (7)

不流ᝰ 2015-12-20 00:15:17

盖伊·马丁:温柔与恶意的碎语者

青年的作者们,表述记忆时,往往要落笔于童年,自己的也好、他者的也好,努力去寻索一种或客观或主观的“可信”的时间真迹。近乎于真理,这是他们艺术野心的前提。 书写少年时代,往往有两种办法,一是理查德·林克莱特的《少年时代》,将关怀的情感注入一个少年的他者,和...  (展开)
emma 2008-11-11 11:13:19

追忆狂

我曾经幻想自己以后能拍这样的电影关于过去的记录. 关于记忆是我生命里很重要的主题,因为那是一种过去.每一个人都是在幻想未来,可是我把这种幻想放在过去.这是源自人对记忆的不同理解.有的人觉得记忆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,因为那比未来现实,发生过的看似就不可能被改变.但对我...  (展开)
7级残废 2020-11-22 20:09:00

童年往事
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
以默片的形式为载体创作的实验影像,这是盖伊.马丁的拿手好戏。黑白、快速剪切、重复的画面和台词(比如反复强调的“past”和反复出现的灯塔,一个代表了回忆一个代表了权利)。这是关于童年记忆的实验影像,回家、黑谷岛、黑暗计划、温迪、脱衣手套、墙上的黄油、肉堆的哀悼、...  (展开)
howl 2019-11-06 21:16:02

半梦半醒的人生

对这部影片本身,能说的不多,但我切实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观众,这些影像给我带来的巨大冲击,它让我在某种程度上窥见了自己的童年,那种半是幻想半是现实的荒诞,想到小时候看到的葬礼,那时候对死亡没有概念,人们穿着白衣,赤脚走动,脸上悲恸的神情,不停歇的哀乐,让人感...  (展开)
稔之 2008-10-30 09:43:52

大胆的实验

离开一辈子后,他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。从小到大,他一直是那个地方的目击者——James Joyce《尤利西斯》 和Guy Maddin的其他几部电影没太大区别,心灵烙印,同样是一部充满了实验语言的先锋电影。 听说它又有很浓的自传成分,吓了一惊,不禁为Guy叫屈,这小子够倒霉...  (展开)
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?
评论被折叠,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。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,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。如果认为有问题,可以联系豆瓣电影。
Y·Mo 2011-02-18 11:53:41

我只会说直观印象。。。。( ̄▽ ̄")
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
有人说是表现主义,有人说是超现实,嗯,我弄不懂这些复杂的名词,所以只有直观的印象和理解。 第一感觉像是某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B级片,默片的形式偶尔却还带有语调诡异的旁白。 晃动,快速闪回,失真的声线,近似于无的对白,黑白粗糙颗粒感,大片大片夸张的阴影以及被阴影...  (展开)
老公 2008-08-10 01:38:15

午夜剧之追忆少年狂

今晚看了这部表现主义色彩的电影 可能是由于神经习惯性出轨 的原因 我总迷恋于一些片段性的 映画作品 就算你偶尔开点小 差 也能马上跟上剧情 很喜欢片中的那个小男孩 他让我看到了 《四百击》中那个安托万的影子 同样的迷惘 孤独 冷傲。。。  (展开)

订阅心灵烙码的影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