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《剪刀手爱德华》是 蒂姆·波顿 的代表作。影片的构想来自蒂姆·波顿 少年时期的素描,一个“手是剪刀的孤独男孩”。约翰尼·德普 是通过在这部电影里的表演奠定了他“浪漫怪人”的银幕形象。美学上,影片融合了哥特式阴暗美学与美式郊区的粉彩色调,形成强烈反差。灰暗的山顶古堡与五彩的社区住宅构成象征性的对比——孤独与庸俗、艺术与平凡。哥特式个体、郊区讽刺与爱情童话就这样融合在了一起,我觉得这是波顿最个人化、最诗意的作品……………之一吧,我可太喜欢了!



我收藏这份“媒体电影资料套装”来自35年前的1990,是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为影评人、记者和影院宣传部门制作的原版宣传资料。它包括: 1. 封面文件夹,印有《剪刀手爱德华》标题的海报。 2. 官方简介页——介绍剧情、创作理念、导演 蒂姆·波顿 的艺术风格等。 3. 演员与制作人员名单——印有演员、导演、制片人、音乐、摄影、美术等详细名单。 4. 黑白银盐光面剧照,全部崭新如同昨日。包括约翰尼·德普(Edward)和薇诺娜·瑞德(Kim)经典场景、郊区居民群像、实验室与花园画面等。


这是 90 年代初的原始发行物,属于数字宣传资料普及前的实体媒体资料。文字资料 + 剧照 + 原始封套几乎齐全,若不是封套略带时光痕迹,几近完美。


电影的成本约 2000万美元,全球约 8600万美元,评论普遍称其“既怪异又温柔”。爱德华的形象成为“被社会误解的纯真者”典型,对后来的电影与亚文化(如哥特青年、异类英雄)都有影响。本片是蒂姆与约翰尼的第一次合作,之后两人成为长期创作伙伴。

电影拍摄时,德普与瑞德现实中确实相恋,使得银幕化学反应更真实。有时候,时光像是个捣蛋的孩子,看看近些年约翰尼与前妻一塌糊涂的婚姻关系,不由得感慨“人不如旧”啊!在我的幻灯片收藏夹里翻出几枚他们俩恋爱时的照片(图2、图9,来自出版社的档案室),看看那年星光大道上最登对的一对璧人!
> 我来回应